「Saya Relawan」 是印尼文 「我的志願」的意思
參加國際工作營、到海外進行服務和文化交流是很多人的夢想
但隻身前往國外家人多少會不放心
在和家人溝通的過程也是參與國際工作營的一部份
怎麼讓家人理解你的想法和自己怎麼理解家人的關心
與家人做有效溝通和得到支持會使家庭關係更加緊密
溝通的過程是不是使彼此更了解對方了呢
以下是IH04 Bowen的分享
看著臉書上大家上傳的照片,和早已裱框起來的證書,我在懷念之餘,又回想起當時在印尼的種種…
從沒做過志工的我,在學校先斬後奏地填完報名表的當晚和父親請求同意,父親雖然一開始因為不熟悉整個行程和當地的狀況而拒絕,但事後因為我做了很多的功課並保證會好好照顧自己和顧好課業,父親最後才轉意放行。行前,去了趟台西,做行前培訓和認識要同行的夥伴,一開始因為幾乎都是大學生而有點擔心會無法融入,但經過那天的相處,發現年齡差距其實不是很大的問題,我也就放心了。培訓完成後,在準備期末考的同時,我也和父母親一起去找去印尼所需的一切用品,雖然有為了登山包的價錢和大小而有小摩擦,不過我們都順利的解決一切問題。當時反對聲音最大的父親,在行前竟是最熱切幫忙的人,這點讓我十分訝異,也好奇他改變的原因。就在我還在想這件事情時,我人已經在飛機上了…
到了目的地,當地的悶熱天氣,就有如當地人的熱情環繞著我,這時我才真正意識到,自己已經離開台灣,以國際志工的身分到了印尼,心中充滿的悸動和期待的準備迎接接下來為期十四天的挑戰。一開始的幾天,我們跟著當地的領隊,體驗他們當地的風土民情、生活樣態。也慢慢的體會到自己的見識狹隘,而更加虛心學習他們當地的生活態度。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當地人的笑容,他們不管你跟不跟他打招呼,他永遠都是用那友善的笑容來對你,這是我在台灣或在我去過的幾個大國家中看不到的,這讓我不禁再度省思正面態度的重要性。
後來我們也去參訪我們即將要工作的地方-婆羅浮屠。我們跟著解說員的腳步,在博物館裡頭了解其歷史背景和我們之所以在此的主要原因。我得承認,我並不是很感興趣,我唯一想做的只是把青苔除掉或更進一步的修復古蹟,但後來我們卻僅僅只工作兩天,在失望之餘,我也只能轉換心情,繼續接下來的行程。雖然這和我原先設想的不甚相同,但是在檢討會中,我也將自己的意見表達出來,這讓我自己也挺佩服自己的,因為我是個不太敢表達意見的人,總是用「少一事,是一事」的心態來面對問題,這也讓我錯失了很多溝通的機會,就如同我和父親的關係一樣。不過當地領隊也馬上有其他的計畫,讓我們不致於在接下來的行程中都像是在觀光,這點讓我十分佩服。
我想,最讓大家印象深刻的,非逛街血拼莫屬了,當地的志工傳授了我們殺價的秘訣-Mahal,也就是「貴」在印尼文的講法。我們當天馬上現學現賣,毫不手軟,有人從五萬殺到兩萬,有人則是殺不到一萬,而我當然也不例外的加入「Mahal軍團」的行列,買了許多當地特有的服飾-Batik。如今我已回到台灣,在傳統市場買菜時,仍會差點說「Mahal」呢!
在婆羅浮屠的行程還有一個,是我們志工們要在園區中和觀光客也好,當地人也好,倡議別再破壞世界遺產,我們這組用簽名聯署的方式來串連每個人,而同時我們也給了我們自製的愛心送給他們,來感謝他們的支持。其中我們遇到來自德國、西班牙、俄羅斯、美國、日本、印度還有台灣的朋友和我們共襄盛舉,看到這麼多人願意配合我們,心中充滿無限感謝,即便他們可能回去就會忘了我們,但他們可能之後還有再去參放其他古蹟時,會想起我們倡議的內容而不會去破壞。
最後的行程,也是最忙的行程大概就屬發表會吧。大家為了在當天完美的呈現各自的主題成果,個個無不熬夜趕工,每天盯著電腦剪接影片、撰寫PPT、練習講稿。沒有一個人閒著,由此可見大家都很重視這發表會。發表會當天,因為當地器材出了點小問題,導致每一組都無法完美的展示出自己的成果,雖說如此,大家都還是努力將最好的一面表現給當地人看。當我們這組的影片播畢,我視線突然模糊,感性的我,趕緊擦掉快溢出的淚水,準備接下來的舞蹈表演。當天,我相信大家都很開心,即便遇到了一些麻煩。
再離開的前一天晚上,我們辦了個「燭火晚會」,大家一起又唱又跳,又吃又喝,好不快樂。我跳了生平的第一支「第一支舞」和拜火舞,也第一次毫不害羞的和大家一起共舞,這晚,我突破很多。等這些活動都結束後,我們坐在一起,領著證書,當我拿到我的證書時,心中充滿著驕傲,驕傲自己做到了,做到自己想做的。就在以為結束時,領隊和副領隊竟然說團隊事前請我們的父母親寫信給我們,我一開始以為我父母親根本不會寫,但就在我看到副領隊手中那熟悉的綠色信封,我鼻頭就酸了,當我拿到時,看到上面有父親的字跡,我的眼淚再也忍不住地潰堤了,父親在裏頭寫著好多次「支持我」,字裡行間充滿著對我的關懷與支持,我當下才發現,自己是多麼的愚蠢,竟然沒有發現父親是如此的愛我。而現在回到台灣,我和我父親的關係也日漸好轉,不再像以前那樣「相敬如賓」。
離開印尼當天,我們都沒哭,不知道是眼淚在晚會時哭完了還事故意忍住地,大家都很有默契的沒有掉淚,只是一路歡笑、合照直到說再見。
現在回到台灣也幾個禮拜了,每次用電腦都會去看看臉書上我們的社團,看看每個夥伴的動態,翻翻他們的相簿看看在印尼的照片,父親也在回來的隔天把證書拿去裱框起來放在展示櫃中,可見父親並不後悔他這次的決定。現在,我也正邊看著臉書中印尼的照片和展示櫃中早已裱框好的證書,打完這次行程的心得。